序號 | 作者 姓名 | 論文題目 | 學科專業 | 指導教師 | 所屬學院 |
1 | 宗兆云 | 基于模型驅動的疊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印興耀 |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
2 | 王健 | 東營凹陷南部緩坡帶薄砂體沉積特征及儲層成巖改造模式 | 地質學 | 操應長 |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
3 | 裴海華 | 稠油堿驅中液滴流的形成及提高采收率機理研究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張貴才 | 石油工程學院 |
4 | 杜玉昆 | 超臨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巖機理研究 | 油氣井工程 | 王瑞和 | 石油工程學院 |
5 | 鐘漢毅 | 聚胺強抑制劑研制及其作用機理研究 | 油氣井工程 | 邱正松 | 石油工程學院 |
6 | 陳坤 | 重油熱轉化過程中吸放熱效應研究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王宗賢 | 化學工程學院 |
7 | 閆新龍 | 多孔材料功能化及其吸附捕集CO2性能的研究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閻子峰 | 化學工程學院 |
8 | 蔡寶平 | 深水防噴器組控制系統及關鍵部件研究 | 機械電子工程 | 劉永紅 | 機電工程學院 |
9 | 凌翠翠 | 表面改性碳納米管徑向力學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 材料學 | 薛慶忠 | 機電工程學院 |
10 | 雷陽 | 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驅最優控制方法研究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李樹榮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2013年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名單
序號 | 作者姓名 | 論文題目 | 學科專業 | 指導教師 | 所屬學院 |
1 | 劉振 | 層間多次波壓制方法研究 |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 張軍華 |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
2 | 劉培 | 渤海灣盆地新近系油氣富集特征及成藏模式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蔣有錄 |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
3 | 陶柯 | 縫洞型介質中油水兩相自由流/滲流耦合流動研究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姚軍 | 石油工程學院 |
4 | 耿正玲 | 特高含水期多層油藏縱向均衡驅替優化研究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崔傳智 | 石油工程學院 |
5 | 王容容 | 聚驅后井網調整非均相復合驅油作用機理及效果評價研究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侯健 | 石油工程學院 |
6 | 徐建春 | 低滲透油藏壓裂井產能及開發技術政策研究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姜瑞忠 | 石油工程學院 |
7 | 李明忠 | 提高大斜度井固井注水泥頂替效率研究 | 油氣井工程 | 王瑞和 | 石油工程學院 |
8 | 王吉壯 | 高效可見光響應鹵化銀基光催化劑的控制合成與性能研究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安長華 | 化學工程學院 |
9 | 楊文慧 | 催化裂化煙氣硫轉移劑的制備及作用機理研究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山紅紅 | 化學工程學院 |
10 | 趙蕾艷 | 非負載型加氫催化劑的制備與柴油超深度加氫脫硫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殷長龍 | 化學工程學院 |
11 | 董文文 | 介質泄漏對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生物粘泥特性及水處理藥劑的影響研究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劉芳 | 化學工程學院 |
12 | 溫紀宏 | 海洋鉆井隔水管連接單元設計與分析 | 機械工程 | 陳國明 | 機電工程學院 |
13 | 張永昂 | 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等離子噴涂Cr3C2-NiCr涂層細觀力學模擬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王引真 | 機電工程學院 |
14 | 魏超南 | 油氣泄漏及連鎖災害下浮式生產系統風險評估與控制策略研究 | 安全技術及工程 | 陳國明 | 機電工程學院 |
15 | 史亞杰 | 模型預測控制器性能評價與診斷方法研究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田學民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16 | 孫中明 | 沉積物中水合物飽和度及其相應力學特性的實驗研究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趙仕俊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17 | 宋彩風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王延江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
18 | 張斌 | 約束Lagrange體系的Lagrange對稱性與守恒量研究 | 物理學 | 方建會 | 理學院 |
19 | 褚良永 | 石墨烯基納米結構及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物理學 | 薛慶忠 | 理學院 |
20 | 張騰 | 金屬摻雜石墨烯表面氣體吸附特性的理論模擬研究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薛慶忠 | 理學院 |
21 | 鞠興隆 | 基于QoS的Web服務選擇研究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段友祥 |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
22 | 公緒超 | 視頻對象分割算法研究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李宗民 |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